主页>>信用资讯

2010年7月中国信用评级首次高于美国

2010年7月11日,注定会成为国际信用评级业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;而同时被载入国际信用评级业史册的,还有这家中国民营企业--大公国际。因为在此之前,国家主权信用的评级权一直被西方机构、特别是美国的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所垄断,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国家的评级机构或公司一直未能介入,而中国等国家也只能被动接受由西方评级巨头给出的信用等级。

中国独立评级机构大公国际的一份报告将这一历史改写甚至颠覆。

7月11日,大公国际在北京高调发布了《2010年国家信用风险报告》和首批50个典型国家的信用等级。也许对于外行人而言,这一评级结果的简单化、通俗化的解读就是“中国主权国家信用等级首次高于美国”;但对于业内人士来说,这一报告的内容显然要复杂得多,其标志意义更是历史性的。

大公国际国家风险部总经理林文杰对报告介绍说,这50个国家分布于全球各洲:欧洲20国、亚洲17国、北美2国、南美6国、非洲3国和大洋洲2国;这50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合计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90%。

他认为,从整体信用水平看,本币投资级以上级别(BBB-及以上)的国家占72%,投机级(BB+及以下)国家占28%;外币投资级以上级别国家占74%,投机级占26%。从本外币级别一致性看,本外币信用级别相同的国家有38个;本币级别低于外币级别的国家有3个;本币级别高于外币级别的国家有9个,基本反映了世界主要区域信用风险的典型特征,以及国家信用风险在世界范围的布局及变化情况。

透过报告中的这些枯燥又专业的术语和数字,业内人士发现了大公国际报告中的本质性亮点--大公国际给予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新兴市场国家的评级,明显高于美国三大评级机构穆迪、标准普尔和惠誉的评级结果,但对欧美18个国家的评级则一致低于后三者。50个国家中存在明显级别差异的国家占到了总数的54%。

另外,大公国际的这份报告中,对美国、英国、法国、西班牙、希腊、冰岛等18个国家的评级,均低于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的信用等级。因为 “这些国家的财政风险已经成为该国国内最大的系统性风险来源,也是世界范围内有可能引起经济二次探底的主要风险源。”报告解释说。

与此相反,对中国、俄罗斯、巴西、印度等9个国家的信用评级,大公国际给予了高于三大国际评级巨头所给出的评级。理由是“这些国家经济的增长潜力长期稳定,财政稳健性、抗击外部冲击的能力也日益增强。”

文章由华誉信用调查公司收集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!(http://www.huayucredit.com/)

版权说明:除部分特别声明不要转载,或者授权华誉信用调查公司独家播发的文章外,大家可以自由转载我站点的原创文章,但原作者和版权信息不得删除。特别注意:本站所提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文章若有侵犯作者版权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删除修改。

发布日期:2012-3-15

免责声明:华誉信用(www.huayucredit.com)部分信息转载于网络,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。

本站关键词:信用报告,信用调查报告,信用调查公司,企业资信报告,企业信用报告,企业调查报告

公司地址:天津市红桥区勤俭道185号云汉大厦五层 电话:(022)27059901 Email:Service@huayucredit.com

华誉信用版权所有

津ICP备**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