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>>信用资讯

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存在独立性不足等问题

1.资信评级的独立性不足。目前,我国资信评级的主要推动力来自政府主管部门或监管机构,而不是投资者,其结果往往导致资信评级流于形式,资信评级的公信力不高;加上目前我国公司债发行数量少,且由发行人和承销商选择评级机构并支付评级费用,评级机构依附于发行人而生存,发行人的意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资信评级的结果。资信评级的独立性严重不足。

2.评估方法、标准不一,评估机构各自为政。现阶段,我国各评估机构信用评审标准不一,有的是沿用项目评估方法,有的是照搬西方标准,各路专家仁智互见,从而使得整个资信评估市场被划分,资源不能共享,相互之间缺乏可比性;加上各家资信评估机构缺乏联系和交流,整个评估业的评估原则存在着很大差异,评级结果不能反映企业信用的真实面目。

3.资信评级的市场基础不稳、规模偏小。与国外相比,我国的信用评级业务开展晚、发展慢,社会信用环境基础也存在较大差距,市场规模小,业务品种较为单一,行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。市场是评级业发展的基础,业务量不足是影响评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。从目前已开展的评级业务种类看,信贷登记企业评级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,市场化程度较低;可转债和证券公司债的发行主要集中于上市公司和证券公司,受发行条件、审批环节及市场因素等影响,能够发行债券的公司数量有限。因此,作为一个评级业务市场领域,其规模目前有一定局限。金融机构评级是一个很有前景的评级市场领域,但受制于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国有金融企业市场化的进程。

4.专业评级人才匮乏。资信评估活动,特别如证券评级,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,它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很高。评级人员既要有全面的宏观经济概念,又要通晓企业财务管理、经营管理等专业,还要有很强的法律和政策观念,在知识结构上要求多元化、专业化。目前我国整个资信评估业人才缺乏,评级市场的专业化人才组织和队伍建设亟待加强。

5.相关法律法规不配套。国内的资信评估业务发展虽已初具规模,但由于我国资信评估市场缺乏统一的管理,有关立法滞后,资信评估标准的科学性、规范性较差,研究不力,指标体系较紊乱,缺乏行业发展战略与具体措施,主管机构不明确,评级工作在市场发展中的角色没有明确的界定,评级机构的行业自律性、管理体系也没有形成,机构之间的联系、协作、交流明显不足,工作的展开缺乏行业指导,严重影响资信评估的健康发展,应进一步引起社会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。

文章由华誉信用调查公司收集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!(http://www.huayucredit.com/)

版权说明:除部分特别声明不要转载,或者授权华誉信用调查公司独家播发的文章外,大家可以自由转载我站点的原创文章,但原作者和版权信息不得删除。特别注意:本站所提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文章若有侵犯作者版权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删除修改。

发布日期:2012-8-22

免责声明:华誉信用(www.huayucredit.com)部分信息转载于网络,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。

本站关键词:信用报告,信用调查报告,信用调查公司,企业资信报告,企业信用报告,企业调查报告

公司地址:天津市红桥区勤俭道185号云汉大厦五层 电话:(022)27059901 Email:Service@huayucredit.com

华誉信用版权所有

津ICP备**号